创建知识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18-08-15 17:42
分享:

 

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一是着力营造健康环境。把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规划,深入实施突出核心、提升江南、重心北移战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喊响做实民生城建,扎实推进“里子”工程,健全公共服务要素,有效解决“垃圾多、污水多,市场少、公厕少,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难题。强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大规模开展绿化建设,重点解决城边缺树、身边缺绿问题,让市民群众步行500米就能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加强汉江水质保护,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决不让雾霾遮住了安康美丽天空。严格监管噪声污染,营造宁静的城市空间。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抓整改、促提升、防反弹、建机制,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法治化转变,确保市容环境整洁优美干净卫生。
    二是全面优化健康服务。持续加大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变。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积极探索和引入大病商业保险,加快推进新农合、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一站式”报销服务,形成具有安康特色的医保体系。全面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强化中医“治未病”和特色专科建设,加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支持民营医院发展,推广责任医师团队家庭签约服务模式,建立分工明确、流程清晰、转诊顺畅的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心理咨询服务管理,积极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重特大疾病。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不断提高孕产妇和儿童危重症救治能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家庭健康服务责任,加大医疗机构与社会服务机构、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健全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三是全面培育健康人群。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使群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培训,整合宣传资源平台,组织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健康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健身运动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队伍,打造具有安康特色的群众性体育品牌。大力推进“健康细胞”和健康氛围营造,落实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需求基线调查,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大重点人群预防保健,实施健康步道、健康长廊、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小屋”建设,积极探索和推广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组织开展各类应急自救基本技能的培训、测试和演练,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四是统筹搭建健康信息。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普及城乡居民“健康卡”应用,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现状调查、科学分析、健康体检和规范化管理,健全居民健康探访登记和评议制度,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健全远程会诊、患者满意度评价和基层信息管理系统,开展远程会诊和预约诊疗,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临床路径、医学影像应用和医疗卫生信息互联共享,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加大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康信息终端建设力度,统筹协调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执法等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和资源,抓好居民就医“一卡通”,实现“政府一张屏、群众一张卡”的信息服务模式。
    五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为引领,加快“飞地经济”和“三区两园”发展,构建循环产业体系,确保城市发展绿色、循环和低碳。立足富硒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富硒粮油、富硒畜产、富硒果蔬、富硒山珍、富硒水产、富硒茶饮六大富硒产品品牌以及“中国硒谷”地域品牌。加快中药材物流中心和药源基地建设,整合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培植和发展大型医疗集团,打造公共卫生服务“新平台”。大力推进中药养生保健和健康休闲产业建设,发挥安康绿色生态优势,依托丰富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引导休闲养老、休闲健身、休闲疗养、休闲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健康发展。
    六是积极构建健康社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整治、消防安全排查、安全生产管理联勤联动机制,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力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改建扩建和“五校北迁”,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化、均衡化、普及化。健全城乡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失业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加强保障性住房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和商品房市场供应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困难群体创业置业。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监管,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强化文明交通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展绿色出行、健康出行活动,革除交通陋习,降低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