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专题/县市区动态/ 正文内容

旬阳市:“五个强化”助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

作者:夏英杰 陈品 汪雪来源:旬阳市委编办发布日期:2024-09-19 11:52
分享:

旬阳市通过“五个强化”,切实为基层放权赋能、减负增效,优化基层治理体系,聚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强化机构配置,为基层“重塑构架”。聚焦县镇职责交叉不清等问题,优化镇级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按照简约高效要求,从优化乡镇组织架构与高效运转入手,结合机构改革,建立健全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体制机制,各镇统一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持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二是突出机构优化。聚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4项主要职能,打破原有框架设置,整合优化乡镇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结合职能定位、产业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将乡镇机构综合设置为“4办3中心1队”,机构职能优化重塑,着力搭建基层扁平架构,避免出现职责交叉、统筹不足等问题,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配置更加科学,保障基层治理精简高效。三是突出地域特色。结合镇域经济发展差异,11个镇设置了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和电商服务中心等特色机构,突出乡镇功能定位,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强化赋权增效,为基层“减负松绑”。聚焦解决基层“权责不等”“权小责大”等问题,大力推进向基层放权赋能改革,推动基层政策落实有序、职权执行到位。一是加强派驻机构管理。坚持“条块结合”,突出“以块为主”,推行上人、镇上用”驻镇单位人事管理改革,实施业务指导与日常管理双结合的派驻机构管理模式,将财政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日常管理权限交由镇负责,明确派驻人员工资、津补贴、考核性奖励由财政预算并拨付镇,市级主管部门负责派驻人员业务培训和调配赋予镇对派驻机构调度权、任免建议权,确保管得住、调得动。二是全面清理规范牌子。全面清理镇议事协调机构和牌子,镇级不设议事协调机构,除中央明确要求保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外,不再加挂各类牌子。针对上级部门要求基层对口设置机构、加挂牌子的现象,健全专项督查机制,定期摸排街道机构挂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确保清理规范常态化、长效化。三是梳理镇级权责清单。印发镇级“三定”规定,编制镇权力事项清单目录(2024年版)共248项,充分发挥权责清单的基础性制度作用,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求,切实做到依单行权、照单履职。探索推行乡镇职责准入制度,明晰县级部门和镇级职责权限,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层管理体制。

强化执法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聚焦基层“看得见的管不着”盲点和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行政执法事项,推进向基层改革赋能,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一是明确行政执法权下放。依据《陕西省下放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按照“镇级选取、部门评估、县级确定”的原则,采取“一镇一清单”赋权形式,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非法占地、市场监管等13个部门的55项县级行政执法事项下放到镇。二是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设立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科级规格,司法局会同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集中开展镇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组织镇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统一线上考试,各赋权部门做好培训指导等工作,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更加专业化。三是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市财政按每镇5万元标准补助执法队服装、执法装备配备。制定印发行政执法工作手册、行政执法流程,统一执法文书。各部门定期对镇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进行指导监督,切实保障行政执法权下放工作无缝对接、流程规范,镇综合行政执法水平更加科学高效。

强化服务保障,为基层“减证便民”。聚焦群众上下跑多头跑反复跑难题,推进一批县级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向镇下沉,真正做到群众办事“小事基本不出村(居)、大事基本不出镇”一是完善服务体系规范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前台综合办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证”模式,下放行政许可及政务审批服务事项107项,有条件的镇实现了户籍办理、涉税服务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向村级下放服务事项48项,实现便民服务网点“全域覆盖”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理”。二是规办事流程梳理印发《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便民中心服务制度》等制度,以图表形式明确每个服务项目办理流程和所需料清单,推行“综合受理、分类审批”服务模式,将社保、民政、残联等14个部门高频事项由镇级便民服务大厅“一站式”办理三是优化服务机制将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延伸到镇,在便民服务大厅部署现场评价仪,配备公用电脑、复印机、电子税务、社保查缴等自助终端,以“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建立以镇村干部为主的“帮办代办”服务队伍,通过以便民服务室集中办理、镇村干部下沉办理、村组干部流动办理等形式,以“干部跑”代替“群众跑”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强化人才引育,为基层“蓄势储能”。聚焦破解基层力量匮乏、人手不足等突出问题,用好用活编制资源,深挖存量编制资源潜,充实基层力量。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基层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招录(聘)计划时优先保障镇级用编需求,及时补充人员,基本实现满编运行。对年轻干部采取青年夜校、干部讲堂、“导师帮带”等方式提升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全面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二是推行岗位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机构改革人事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聚焦人岗匹配、薪酬发放、工作实绩等方面,推行建立“编制分类管理、岗位综合设置、人员统筹使用”的管理模式,实行因事设岗、以岗定责、按岗定人,明确岗位名称、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对应市直部门等内容,打破干部行政、事业身份限制,推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三是激发岗位活力。推行“工资走身份,奖补按业绩”机制,制定镇干部年度考评和奖补资金切块拨付、工作津补贴差异化发放办法,将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奖、公务交通补贴等纳入差异化发放,形成按绩取酬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