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阴县委编办聚焦乡镇执法面临的“看得见无权管、有权管看不见”问题,运用该县探索创新的“321”基层治理模式(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坚持“五化协同”,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构建“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的镇级综合行政执法新机制,有力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三张清单赋权,推进权责法定化
一是建立镇本级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按照“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思路,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梳理法律法规授权乡镇政府行使的执法权力13项,建立镇本级综合执法事项清单,由镇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二是建立部门委托镇实施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紧扣镇村社会治理需要、能够有效承接的原则,梳理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林业、农业、水利和集镇管理等领域行政处罚事项44项,建立部门委托镇实施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实行委托执法。三是建立“镇呼县应”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梳理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农业、林业等领域频发、乡镇又无力承接的行政处罚38项,建立“镇呼县应”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由镇综合执法机构做好前期处置、协助调查,呼叫部门执法机构开展执法。通过建立三张清单,明晰权责边界,彻底解决了镇综合执法机构“执什么”问题。
重塑工作体系,推进执法协同化
一是组建执法机构。组建10个镇综合执法办公室(队),核定编制50名,构建镇综合执法办公室(队)+市场监管所的联合执法体系,推动执法信息共享、执法力量整合、执法工作协同。建立驻镇市场监管所、司法所纳入镇统一指挥工作机制,实现普法宣传、司法调解、综合执法、社会治理协同推进。二是搭建指挥平台。组建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依托321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县镇综治中心线上线下调度指挥系统,构建集违法线索上报、响应、调度、处置、监督、考核为一体的闭环处置流程,形成上下贯通有效、调度处置迅速、在线监管有力的执法指挥体系。三是建立网格哨点。划分“321”社会治理网格4876个,配备网格员4386名、配置手机终端2265部、公布违法线索举报电话11部,构筑群众电话举报、网格员上报、站办所监管移交、执法机构全域巡查、12345热线转办和上级交办为一体的执法线索发现机制,实现了违法线索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目标。
配强执法人员,推进队伍精干化
一是选优配强队伍。按照每镇3-7名规模,核定镇综合执法机构编制基数,优先将法律专业、业务娴熟、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划转到执法岗位工作,确保队伍精干、人员稳定。二是加强管理培训。明确县级司法部门指导镇综合执法机构职责,加大网格员和镇执法人员培训,办理镇综合行政执法资格证41本,推动执法“全程留痕”和“可溯管理”。三是推进力量下沉。建立部门执法队伍选派人员驻镇协助执法制度,实行工作力量定期轮换,推动执法重心下沉,提升镇执法规范化水平。
强化联动指导,推进执法规范化
一是强化行业指导。加强部门执法队伍对镇综合执法机构业务指导,制发《运用“321”社会治理模式推进镇综合执法工作示意图》《镇综合行政执法“三张清单”图解》《镇综合行政执法指导手册》和《镇行政执法案例解析手册》,提升镇综合执法专业化水平。二是规范执法流程。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案件评查制度,规范镇综合执法机构日常检查、受立案、调查、审查、决定等执法程序,加强纪委监委和“两代一委”监督,坚决杜绝运用法条不准确、执法程序不规范、处罚裁量不精准等问题。三是加强联动联执。推行“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下呼上应、限时处置、联动执法”制度,强化镇综合执法机构牵头指挥、相关执法机构协作配合、“三线”人员参与支持的快速处置机制,不断提升镇级执法的协同化、规范化水平。
落实考核保障,推进工作高效化
强化装备保障。县财政将镇综合执法改革经费纳入预算,为10个镇执法机构配备了执法服装、执法车辆和执法装备,确保执法工作专业化。强化考核监督。建立镇综合执法考核目标体系,明确镇政府主体责任,司法部门主管责任,行业部门指导责任,纳入法治政府年度建设考核内容,推动各方形成合力。强化效能评价。建立执法事项效能评价体系,运用“321”大数据平台,对县镇两级执法机构响应的及时性、处置的时效性、执法的规范性进行考核,结果纳入综合考核,增强执法机构的履职责任感。
主办单位:中共安康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英文域名:akbb.ankang.gov.cn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0018813号
联系电话:0915-2200005 投稿邮箱:akbbxxk@163.com